中经社曹杰:以五大抓手推进“人工智能+”走深走实

  • 2025-07-24 23:35:58
  • 864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7月24日电(于青)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智库事业部副主任曹杰博士表示,“人工智能+”行动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地方两会期间,23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人工智能+”,选取工业制造、医疗、教育等作为共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融合应用。今年将是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的关键一年。

曹杰介绍,中经周天数字经济智能决策系统对近九年的81份省级政策文件进行了回溯,发现人工智能政策已由“技术单点突破”升级为“底座—场景—生态”的系统布局。下一步,各地将以“人工智能+”为总牵引,在五大维度同向发力:

一是抓政策驱动,制度建设与组织保障协同。全国两会后,陕西、河北、上海、广东、山西、北京、湖南、浙江、河南、福建、山东、四川、贵州等十余省份密集出台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形成“顶层设计—实施细则—配套资金”的闭环链条。

二是抓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算力底座建设。各地智算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地方国投产投平台、央国企、云厂商是我国智算中心的投建主体,其中电信运营商是参与建设的中坚力量。

三是抓应用场景,因地制宜推动产业赋能。省级层面圈定工业制造、农业、城市治理、交通物流、医疗、教育、文旅、政务、能源、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16大应用赛道;同时面向地方主导产业设立“揭榜挂帅”与奖补机制,让人工智能从“样板间”走向“商品房”。

四是抓服务平台,覆盖从研到用全流程。各地积极探索以平台化服务为抓手,在算力调度监测、共性技术研发、数据流通处理、大模型测评、安全风险监测、专利与知识产权、产教融合创新等方面布局,连接各方资源实现“组团作战”,为人工智能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提供系统性支撑。

五是抓监管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产业链越完备、发展阶段越靠前的地区,往往率先探索“监管沙盒”“分级分类治理”等机制,为后来者提供可复制的风险防控模板。

据介绍,中经社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今年开展了“人工智能+”专项研究。曹杰表示,部分企业反映,在实际落地过程中,目前仍存在数据困境、算力瓶颈、安全风险和标准引领不足等多重挑战。建议从加强资源统筹、发挥国资央企作用、筑牢安全边界、强化政策阐释等方面着手,充分激活我国海量应用场景优势,促进先进生产力与资源要素深度融合,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