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国补”政策 推动经济向新向好
- 2025-07-22 23:51:22
- 413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作了系统部署,并提出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举措(以下简称“‘国补’政策”)。今年“国补”政策的额度达到3000亿元,补贴范围更广,并且资金分配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保有量以及去年执行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对各地区支持资金规模,向成效较好的地区适度倾斜,进一步提升了精准性。各地结合实际推出具体落实措施,覆盖家电、数码、汽车、家装等多品类。
“国补”政策实施效果
国家通过“国补”政策,持续发挥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提消费、调结构、扩内需、促升级、惠民生方面的关键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扩大消费规模增量,推动销售额与销售量显著提升。“国补”政策通过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有效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带动各类消费品销售额与销售量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增长的主动力。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
加速消费结构升级,助力中高端与智能化产品占比跃升。“国补”政策通过精准支持智能化、高端化产品,推动消费结构从“基础需求”向“品质需求”转型。一方面,中高端产品占比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智能产品渗透率加速跃升。
激活存量市场动能,释放换购需求潜力。“国补”政策针对老旧产品更新换代,有效盘活了存量市场,推动“首购”向“增换购”转型。在汽车市场领域,预计今年汽车换购比例将突破65%。在家电市场领域,“国补”政策激活了用户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用户老旧家电的换新需求。
驱动产业转型迭代,加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进程。“国补”政策通过引导企业聚焦智能设备、绿色节能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实现供需两端共赢,增强多方获得感。在消费者层面,“国补”政策直接降低了购买成本,与此同时,消费升级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产品体验。在商家层面,“国补”政策带动了销售额增长,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使企业更加注重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服务效果。
“国补”政策优化建议
“国补”政策在扩大内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国补”政策还需要在资金分配使用、补贴领取流程和强化消费保障等方面继续发力,助力实现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目标。
优化资金分配使用,使“国补”更加精准科学。一是扩大政策覆盖范围,纳入更多数码产品、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旧车范围,增加家电以旧换新产品种类,加大对服务消费的支持力度。二是设置差异化补贴比例,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补贴力度,增强提振消费效果。三是降低商户参与门槛,根据商户规模和经营情况,制定差异化参与标准,并为参与补贴的商户提供金融支持,减轻资金压力。四是建立科学评估指标体系,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全面评估政策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使政策更加精准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利益。
简化补贴领取流程,使“国补”更加便捷高效。一方面,简化补贴申请和领取流程,提高消费者操作便捷性;对老年人群体保留线下申领通道,支持凭身份证、购物凭证在社区服务中心或合作商家现场办理补贴返还。另一方面,优化实名认证环节,强化与公安、民政系统数据共享,实现“一次认证、全周期通用”,减少重复填写个人信息;探索大件商品补贴可采用“支付即审核”模式,自动核验消费凭证与补贴资格的匹配性。
完善消费保障机制,使“国补”更加安全合理。一是建立投诉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确保补贴资金合理使用,防止商家肆意截留“国补”等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建立补贴名额恢复机制。对于未实际完成交易的订单,自动返还消费者补贴名额,避免消费者因商品质量问题等原因退货后,补贴资格无法重新领取的情况出现。三是解决保价难题。加强监管明确商家的保价责任和义务,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应有的价保服务,防止个别商家虚高定价或通过涨价等方式套补。
(作者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