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家出手! 回购额超1860亿港元

  • 2025-07-25 23:08:05
  • 793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火热。除了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上市公司真金白银的回购也成为市场持续活跃的重要动力。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年内已有240家港股上市公司开展股份回购,较去年同期增加12家,覆盖银行保险、生物医药、医疗美容、应用软件、可选消费等多个行业。从回购规模看,累计回购股份71.88亿股,金额超1860亿港元。其中,汇丰控股、腾讯控股、友邦保险、渣打集团、阿里巴巴-W位居回购金额前五。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积极回购释放了正向信号,有助于稳定并提升公司市场价值。展望后市,机构普遍预期港股整体将震荡上行,结构性行情为主,同时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景气程度、海外货币政策动向、公司盈利情况。

蓝筹股仍是回购主力

今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回购热情高涨。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年内已有240家港股上市公司进行回购,累计回购71.88亿股,回购金额达1864.4亿港元。去年同期共有228家港股上市公司进行回购,累计回购65.60亿股,回购金额达2079.94亿港元。尽管今年回购金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回购公司数量增加了12家,回购股份数增加了6亿股。

从港交所行业分类来看,覆盖行业从72个扩大到76个,涵盖银行保险、生物医药、医疗美容、应用软件、可选消费等多个领域,回购广度不断提升。

金融、科技领域蓝筹股是今年港股回购的主力。Choice数据显示,当前年内回购规模最大的港股上市公司是汇丰控股,累计回购5.25亿股,回购金额达471亿港元。紧随其后的是腾讯控股、友邦保险、渣打集团、阿里巴巴-W,回购金额分别为400.43亿港元、176.93亿港元、127.77亿港元、123.12亿港元。五家港股上市公司合计回购金额近1300亿港元。

在港股回购规模前20的企业中,有7家年内累计涨超60%,其中周大福累计涨超98%,中国宏桥、快手-W涨超88%,药明康德、药明生物、保诚均涨超60%,渣打集团、阿里巴巴-W涨幅在50%,汇丰控股、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均涨超30%。

大规模回购潮通常发生在估值低位,往往被视为公司看好其未来股价的积极信号。中金公司分析称,港交所于2024年6月推出的库存股改革,有助于提升企业回购积极性及效率。该机构预计,下半年港股回购金额或将与上半年基本持平,维持在约1000亿港币的水平。

港股市场年内表现亮眼

今年港股的亮眼表现与持续强劲的回购潮形成共振。

截至7月24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分别累计上涨33.31%、32.60%、33.08%;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地平线机器人-W累涨超99%,金蝶国际累涨超94%,腾讯音乐-SW、快手-W均累涨逾80%。

值得关注的是,7月以来创新药、科技、可选消费、金融、建筑板块轮番活跃。截至7月24日,受创新药行情驱动,三叶草生物-B累计涨超80%、泰凌医药涨超45%;在稳定币概念催化下,蓝港互动涨超40%;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带动水泥股爆发,云南建投混凝土21至24日累计涨幅近160%。

港股后市表现值得期待

展望后市,多数机构认为,在多重利好因素提振下,港股市场有望震荡上行,而行情的持续性则仍需回归基本面。

中信证券分析,相较亚洲其他市场,港股目前估值仍具吸引力,恒生综指和恒生科技指数动态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浦银国际表示,在新的趋势性投资主题尚未出现前,行业轮动将会加快。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杨德龙表示,在政策支持以及估值较低的双重利好之下,港股市场后市的表现值得期待。“一个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取决于它有多少优质的资产会被资金配置,无论是海外资金的流入,还是南下资金的加持,这些都有望成为支撑下一步港股市场表现的重要力量。”

持续回购行为固然是市场重要的稳定器和信心来源,但港股能否走出更坚实、更持续的上升行情,仍需回归基本面。浙商国际认为,港股市场基本面与中国经济景气高度同步,应密切关注中国经济景气及预期变化。除宏观经济景气程度之外,美联储降息节奏、港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实际兑现情况,也将是决定市场最终高度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