啶磺草胺国产化浪潮爆发在即! 谁将抢占先机?

  • 2025-07-22 10:55:23
  • 422

近年来,全球除草剂市场持续扩容,其中磺酰胺类除草剂凭借高效、低残留的特性异军突起。啶磺草胺作为磺酰胺类除草剂的代表化合物,其专利已于2021年到期。随着国产化的到来,啶磺草胺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迎来爆发期。

01

杀草谱广,小麦田抗性杂草

管理的“全能选手”

啶磺草胺是由美国科迪华(原陶氏益农)开发,自2007年上市以来,已在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等多个国家获得了不同含量、剂型的产品登记,是目前最广谱的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除草剂。

啶磺草胺的化学结构创新赋予其独特的杀草特性,相较于传统ALS抑制剂,其作用位点差异化的分子设计,使其对小麦田恶性杂草展现出杀草谱广、除草活性高、除草彻底的特点。对雀麦、野燕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硬草、野老鹤草、婆婆纳等小麦田抗性禾本科及部分阔叶杂草均有显著防效。同时,啶磺草胺在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活性,完美适配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为代表的黄淮海麦区不同轮作模式下的除草剂应用方式。

可以说,啶磺草胺是小麦田抗性杂草管理的“全能选手”。

02

国产化浪潮提速,

企业争相布局抢占先机

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至2025年7月10日,国内有效期内啶磺草胺的登记产品有9个,其中包括1个原药产品,8个制剂产品。目前原药登记证持有人只有“科迪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家。

随着啶磺草胺化合物专利到期,国产化登记、生产也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据获悉,A股上市企业农心科技旗下原药生产企业陕西一简一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已抢先布局,正在办理啶磺草胺原药相关登记申请。这将打破国内啶磺草胺原药登记空白,有望成为国内首家获得登记的企业,抢占啶磺草胺国产化的先发优势。

03

爆发期已至,

国内外市场大有可为

可以预见,作为最广谱的小麦田抗性杂草除草剂,国产化后,未来3年将是国产化啶磺草胺系列制剂产品开发布局的黄金窗口期。

那么,国产化后啶磺草胺市场到底有哪些潜力可挖?

在国内市场方面,啶磺草胺国产化后,价格有望大幅下降,随着其性价比的提升,在终端市场将会更具竞争力,能够吸引更多种植户使用,从而扩大在国内小麦田除草市场的份额。

在国外市场方面,啶磺草胺在国际市场上本就有着一定的市场基础。国产化后,凭借国内的生产成本优势和证件优势,有望打破垄断,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对国外市场的出口。

在产品复配开发方面,全球范围内已有多个啶磺草胺与不同有效成分复配的产品获批登记,包括与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异丙隆和唑啉草酯等的复配。经试验研究表明,啶磺草胺+唑啉草酯混用可以有效防除麦田多数禾本科草,包括旱旱轮作区的雀麦、野燕麦、多花黑麦草、大穗看麦娘等和水旱轮作区的菵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等,适用于大多数冬小麦种植区域。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混用不仅可以有效防除多花黑麦草等多种禾本科草,还能有效控制恶性杂草节节麦对小麦的危害和降低节节麦扩散风险,有望成为冬小麦区未来最主流的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品类。啶磺草胺+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等混用既作用于多种禾本科草,又能同时防除部分阔叶草,将会成为麦田禾阔双除的优秀方案。

总之,随着啶磺草胺原药的国产化登记,其相关混剂产品开发将不再受到制约,而且产品开发成本及应用成本都将得到显著下降。国内企业在啶磺草胺国产化的助力下,可以更好的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开发出更多适合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草相的复配产品和解决方案,有效的解决当前发生复杂、防治难度不一的小麦田抗性杂草问题。

啶磺草胺国产化后的市场注定充满想象力,只有像农心科技这样能够抢先布局,并在原药及制剂登记、田间应用技术、复配剂型研发及增效体系研究等多维度,通过资源组合获得自己独特优势并率先占领市场的企业,才能有驰骋这个蓝海赛道的的机会。农心科技也有意在国内寻找有限志同道合的企业合作,一起布局啶磺草胺市场。在原药授权、化合物配方筛选、剂型开发及海外市场布局等领域开展合作,欢迎相关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一起探讨,共同做大做强啶磺草胺市场,抢占国产化先机。